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涂观点
涂观点丨从被收购后命运多舛的华润涂料,看民族涂料该不该卖给外资?
时间:2023/4/22 22:52:00

这几天,华润涂料第三次易主的消息又一次引发了涂料行业的地震,让众多曾经的华润人和在职员工,以及广大行业人士唏嘘不已。

从第一次被威士伯收购引发超级大地震,到第二次被宣伟收购引发大地震,再到如今被阿克苏诺贝尔收购华润家装漆业务,引发地震,虽然震级一次次减弱,但带给人的思考的惋惜却久久不能平息。

4月19日,阿克苏诺贝尔官宣拟收购华润家装漆业务,这让华润涂料第三次易主板上钉钉。

2006年,由于股东意见分歧和寡头经销商太多等原因,华润涂料被威士伯先持股,后买断。

2017年,宣伟收购威士伯,华润涂料再度被转卖,委身宣伟。时至今日,阿克苏诺贝尔成为了华润涂料的第三个接盘侠。

无奈,华润涂料兜来兜去终究还是没办法爬出外资的“坑”,有业内人士在得知此消息后,向笔者如此感叹道。

三次易主,对于华润涂料,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答案或许已不言自明了吧?

除了第一次易主外,其余两次华润涂料均不能自控,其在局中的无助也并非我们能感同身受的。

华润涂料的“坎坷”命运,让人唏嘘不已,不过它能带给我们的并非只有热闹,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和教训。

民族涂料卖给外资企业的意义究竟有多大?这或许是我们第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
从国人的民族情节来说,能不卖肯定不卖,就算要卖,卖给国内企业不可以吗?

因为你一旦卖给别人,无论你之前多么优秀,人家都是拿着算盘衡量你,在别人眼里可能也只是用完你一时,不会用你一世。

说句不好听的话,就像猪养肥了,无论猪有多肥,肉有多鲜美,一旦售出,肉被什么客人吃进肚子里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。

在未被威士伯收购之前,华润涂料甚至被多乐士和立邦,都视为最强劲的对手。

2006年华润涂料年销售额就已达到26-27亿元,除了大地之外,装修漆跟家具漆的比例大概三七分。

如此算来,那时候家装领域华润已经突破18亿元。

经过几年的折腾,再加上宣伟在中国市场上原有的约三五个亿的家装漆业务,经过十五六年的演变,今天的宣伟家装漆业务年销售额仅剩下约7.546亿元人民币。

从当年的中国市场无可争议的前三强之一,到如今这番景象,我们也只能感叹岁月蹉跎。

听说曾经还有个民族涂料老二,还想卖给PPG,但是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,没成了,现在该企业还活得相当滋润,对比华润的遭遇是否会感觉得到幸运呢?

现在外资企业都对国内涂料企业虎视眈眈,特别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,如果要想卖出去,笔者认为还是不要卖给外资比较好。

假如这次收购的是三棵树或者是嘉宝莉,我想全国人民都会拍手叫好,可惜不是。

很多外资企业并不会真心实意帮你把品牌做强做大。收购你,当然是为了找块中国市场的敲门砖,大多是都是觊觎你的资源、渠道却反而被拿来推广外企的品牌。

大家回想一下,我们小时候的很多国产品牌,是不是很多都突然消失了,很久之后再出现,声势就大不如前了,很多都是被收购后,鸠占鹊巢,被雪藏,最后被搞死了。

这样一番操作后,我们丧失了民族品牌,那些操作的外资拿到了我们的市场和我们的利润。

比如,活力28被美国美洁时买去了50年使用权,结果品牌却被雪藏,对方全力推自己的“巧手”品牌。

小护士卖给了欧莱雅,品牌被雪藏,资源都拿来推欧莱雅,现在很少能看到小护士了。

乐百氏卖给了法国达能,但法国企业挤走了乐百氏创始人,然后把乐百氏干黄了。

这个名单还有很长,比如丁家宜、美加净,中华牙膏,南孚电池等等。

中国民族品牌的悲哀莫过于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多数从地球上消失。

在涂料行业像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,它们都在逐渐消失,像雅士利等。

被外资收购、并购的民族品牌都具有的共同特点:在中国市场有较高的占有率、在产业链上能与国际竞争对手互补、专业化程度较高,这些特点即优势是被外资看中的根本原因。

而民族品牌会被外资收购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,在外资的资金诱惑下妥协,接受资助并出让部分股份,在外资介入后就逐渐被控制,最后导致被收购的结局。

所以,对于国内民族品牌企业来说,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,应该引以为鉴。

国内民族品牌企业首先要自立自强,不要总想着靠着引进技术,贴牌生产,来料加工,做出世界级的品牌,“贸工技”短时期确实能挣赚钱,但是只有“技工贸”才是立命之本。

重要的是研发技术和产品,不要总想着借鸡生蛋,可能你才是那只鸡。就像教员说的,永远把主导权留在手里。

其次,企业要完善内部管理后股权结构,在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,可以采取其他融资渠道,不要轻易接受外方融资或与外企合资经营。

有不同的声音,才是时代的进步。那么民族涂料企业应不应该卖给外资企业呢?欢迎大家在文本进行留言,共同探讨。